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组织阐释与大学学术场域变迁

被引:10
作者
熊进
机构
[1]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项目制; 组织阐释; 学术场域; 项目属性; 场域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高等教育项目制行动框架中,相关行动主体不仅有国家,还涵括高等学校以及高校教师甚至学生等制度末端的行动者,由此构建了高等教育项目制实践的"基层场域"。借助于高等学校这个"基层场域"中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科研奖励制度、职称评定细则等政策实践,项目制逐渐建立起其与学术资格、薪资定价、收入分配、学术评价等高等教育事务间的某种必然性关联,高等教育项目制内涵获得生动演绎。被高等学校组织阐释与建构后的高等教育项目制,改造与重构了大学学术场域:新型"学术卡里斯玛"的诞生意味着对人才的重新定义、场域资本被重组与场域运作规则被重构等。于此改造与重构中,高等教育项目制被镌刻成作为"二元对立"、"边界"、"等级"、"尺度"等概念的制度印象,无论是场域中的学人还是学术,也都建立起了各自的项目属性,有关大学学术衡量与评价的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在高等学校组织的诠释中从整体上实现了根本迁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Politics and ethics in nursing research.[J].Kader Parahoo.Nursing Standard.1991, 6
[2]   科层制与项目制:高等教育治理“双轨制”的形成研究 [J].
熊进 .
江苏高教, 2016, (06) :15-20
[4]   科层制嵌入项目制:大学学术治理的制度审思 [J].
熊进 .
现代大学教育, 2016, (03) :15-22
[5]   从对立到互嵌:制度与行动者关系的新拓展 [J].
张军 ;
王邦虎 .
江淮论坛, 2010, (03) :147-152
[6]  
重构场域.[M].孙琳;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  
象牙塔的变迁.[M].(美) 克拉克; 著.商务印书馆.2013,
[8]  
定性研究.[M].(美) 邓津 (Denzin;N.K.) ; (美) 林肯 (lincoln;Y.S) ;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9]  
认同的力量.[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