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乡村转型历程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被引:81
作者
李玉恒 [1 ]
阎佳玉 [1 ,2 ]
武文豪 [3 ]
刘彦随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关键词
乡村转型; 乡村振兴; 乡村弹性; 乡村重构;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乡村人口、就业、粮食产量、公共服务角度,系统解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乡村转型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世界发展由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发展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的演化特征。研究指出,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区人口持续、快速减少,加剧了乡村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乡村衰退,严重影响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强调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亟需高度重视乡村衰退问题,要积极推进村镇化,形成村镇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城乡地域发展格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来指导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实施异地搬迁,鼓励和引导民众"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乡村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科学把控乡村转型发展过程,识别并培育打造乡村振兴极,不断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与挑战的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2]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3]   我国乡村社会转型研究评述 [J].
孟思聪 ;
马晓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06) :109-114+160
[4]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57-270
[5]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J].
刘彦随 ;
陈聪 ;
李玉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6) :1-6
[6]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J].
李玉恒 ;
刘彦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61-65
[7]   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J].
龙花楼 ;
张杏娜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1-7+135
[8]   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 [J].
林若琪 ;
蔡运龙 .
人文地理, 2012, 27 (02) :45-49
[9]   英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及启示 [J].
龙花楼 ;
胡智超 ;
邹健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369-1378
[10]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刘玉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