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实践需求及其中国式任务

被引:24
作者
吴习彧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决策辅助; 自由裁量; 司法裁判;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2.011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计算机科学在与法学结合的道路上,一直试图将司法流程中的裁判环节以计算机模型化的方式表述出来。只是已有的不成功模型说明了将法官的推理裁判过程降格为简单、可重复、固定、先验但同时又需包罗万象的逻辑模型,可能是个片面误导性的做法。因此,在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研发进程中,需要斟酌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障碍,还应考虑法官的接受度和实际效用。这虽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却是裁判人工智能化应用研究的起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可能性及问题 [J].
吴习彧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4) :51-57+157
[2]   中国传统的司法和法学 [J].
张伟仁 .
现代法学, 2006, (05) :59-67
[3]  
法官决策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钱卫清, 2007
[4]  
刑官的世界[M]. 法律出版社 , 任喜荣, 2007
[5]  
Judicial Decision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 1998 (2)
[6]  
The Judge and the Computer: How Best 'Decision Support'?[J]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 1998 (2)
[7]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forward1590536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