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硬导电Cu-Ni-Si合金成分规律

被引:5
|
作者
李冬梅 [1 ,2 ]
姜贝贝 [1 ]
李晓娜 [1 ]
王清 [1 ]
董闯 [1 ]
机构
[1] 不详
[2]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Cu-Ni-Si合金; 成分规律; 硬度; 导电率; 成分敏感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G146.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团簇加连接原子模型设计了系列用于制作引线框架的Cu-Ni-Si合金。在Cu含量小于95%的浓溶质区,采用单团簇模型[(Ni2/3Si1/3)-Cu12]Cu1~6设计合金成分;在Cu含量大于或等于95%的稀溶质区,采用双团簇模型{[(Ni2/3Si1/3)-Cu12]Cu3}A+{[Cu-Cu12]Cu3}B设计合金成分。利用XRD、OM、TEM、Vickers硬度计、电导率测量仪等实验获得Cu-Ni-Si合金的成分规律。结果表明,在Cu-Ni-Si合金的成分范围内存在Cu含量为95.0%~95.8%的成分敏感区,此区间内合金同时存在时效析出强化和调幅分解强化,致使Vickers硬度突然增加,导电率降低,两者变化趋势相反,且与成分之间无规律性依赖关系。成分敏感区前后的浓溶质区和稀溶质区的合金中,不存在调幅分解强化,Vickers硬度(H)随Cu含量(CCu)增加而减少,分别满足H=-12.6CCu+1362.7和H=-26.2CCu+2777.3的线性关系;相应的导电率(σ)随CCu的线性增加关系分别为σ=0.2CCu+28.6和σ=5.2CCu-466。
引用
收藏
页码:1291 / 13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31] PrecipitatestructureinaCu-Ni-Sialloy[J].S.A.Lockyer,F.W.Noble. 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1994(1)
  • [32] TheEquilibriumandLattice-SpacingRelationsintheSystemMagnesium-Cadmium[J].W.Hume-Rothery,G.V.Raynor. 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ofLondon.Serie.194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