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理论与实践

被引:19
作者
张天尧 [1 ]
夏晟 [2 ,3 ]
张衔春 [1 ]
机构
[1]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3]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街区制; 适应性; 开放街区; 伦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99.5 [];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推广街区制的政策指向下,发展何种街区空间、如何建设与管理该种空间形态以解决交通拥堵、繁荣街道生活、促进社会融合,是中国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欧洲城市街区制在特定地方语境下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可为中国创新发展城市街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文章通过梳理欧洲城市街区制的发展历史及影响因素,从成因与表征两个层面构建街区制适应性研究框架,并选取伦敦3个典型案例进行解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推广街区制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推广街区制”的规划思辨 [J].
杨保军 ;
顾宗培 .
城市观察, 2017, (02) :63-72
[2]   中西居住文化背景下的街区制比较研究 [J].
汪碧刚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5) :136-144
[3]   街区制:未来国内住区规划实践初探 [J].
蔡少燕 ;
徐国良 .
城市观察, 2016, (04) :24-31
[4]   街区制与小区“拆围墙”——新时期小区规划管理 [J].
徐琴 .
城市观察, 2016, (04) :17-23+31
[5]   关于“推广街区制”的解读 [J].
杨保军 .
地球, 2016, (03) :19-20
[6]   城市门禁社区兴起的深层机理 [J].
杨红平 .
城市问题, 2011, (12) :98-102
[7]   新内城住宅——浅析伦敦多尼布鲁克住宅 [J].
胡润芝 .
华中建筑, 2009, 27 (02) :14-16
[8]   城市空间形态成因机制解释的概念框架建构 [J].
栾峰 ;
王忆云 .
城市规划, 2008, (05) :31-37
[9]   “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 [J].
于泳 ;
黎志涛 .
规划师 , 2006, (02) :101-104
[10]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1, (07)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