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居住文化背景下的街区制比较研究

被引:10
作者
汪碧刚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2]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街区制; 传统居住文化; 理性回归; 城市病; 社会不平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街区制替代封闭的住宅小区成为新建住宅的布局方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在我国推广街区制不仅要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更应对我国传统居住文化进行理性回归。推广街区制不只是一个垒盖建筑的过程,更是"治愈"城市病的过程,其居住混合性与多样性有助于促进阶层间的交往沟通、共享公共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社会不平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D].朱怿.天津大学.2006, 02
[2]  
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商宇航.大连理工大学.2015, 03
[3]  
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D].尤娟娟.重庆大学.2010, 03
[4]  
城市居住街区模式研究.[D].王乐春.湖南大学.2010, 04
[5]  
开放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发展研究.[D].彭燕.重庆大学.2008, 06
[6]  
有活力的城市街区模式研究.[D].冯驰.湖南大学.2007, 05
[7]  
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D].代元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09
[8]  
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于泳.东南大学.2006, 04
[9]  
城市街区尺度研究.[D].肖亮.同济大学.2006, 09
[10]  
我国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内部公共空间更新.[D].刘亮.重庆大学.200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