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白爱娟
[1
,2
]
假拉
[3
]
徐维新
[1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3]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4]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潜在蒸散量;
气候;
降水量;
干旱;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潜在蒸散量及其水平分布与年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与中国其它流域的蒸发皿观测和估算的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了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特征与潜在蒸散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以西干旱沙漠地区是潜在蒸散量的高值区,流域以东是潜在蒸散量的低值区,青海湖是从干旱的高蒸发量区向半干旱的低蒸发量区的过渡地带,体现了其作为"我国西北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作用。总体而言,近37 a来青海湖流域潜在蒸散量有减弱的趋势,但在1985年以后呈上升趋势,这与黄河上游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和其它方法估算的蒸发量变化结果相似,与我国其它流域蒸发量变化特征也相似,与预期的随着西北地区气温显著升高,蒸发量相应增加的结论相反,与青海省西北部和东南部蒸发量的增加趋势也相反。虽然青海湖流域的潜在蒸发量与气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有负相关的关系,但青海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是多个要素综合的结果,简单地从气温的升高得到蒸发量增强会引起谬误。青海湖流域潜在蒸散量减弱的趋势,以及降水量的增加,使青海湖流域的干旱气候有所缓解。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