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张与耕地利用强度:工业发展与农户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

被引:14
作者
易家林 [1 ]
郭杰 [1 ,2 ,3 ]
欧名豪 [1 ,2 ,3 ]
沈璐丹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管理创新研究基地
[3]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耕地利用强度; 农户资源禀赋; 双向固定效应; 交互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基于江苏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禀赋因素,构建耕地利用强度影响模型,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综合影响,并通过加入交互项的方式研究区域工业化水平与农户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由于稀缺效应和资本效应的相互弥补抵消,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城市扩张所产生稀缺效应以及资本效应不断变化,因此政策上更应该关注如何发挥其正向效应,消减其负向效应。第二,在寻找调节城市扩张影响耕地利用强度的中间变量时发现:(1)当工业总产值大于509. 73亿元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的偏效应为负,即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利用强度下降;反之,城市扩张将会促使耕地利用强度上升。(2)当地均机械投入大于816. 39 kW/km2时,城市扩张会促进耕地利用强度提高;相反,城市扩张将会阻碍耕地利用强度提高。(3)当户均耕地面积小于3. 36亩或大于13. 26亩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产生正向影响;当户均耕地面积介于3. 36~13. 26亩时,城市扩张对耕地利用强度产生负向影响。因此,为了引导城市扩张对农业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需要协调城市扩张与产业发展,同时提升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托农地流转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并应当尽快完成工业化快速发展区域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 [J].
赵丹阳 ;
佟连军 ;
仇方道 ;
郭付友 .
地理研究, 2017, 36 (01) :74-84
[2]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以中国三大城市群为例 [J].
赵丹丹 ;
胡业翠 .
地理研究, 2016, 35 (11) :2105-2115
[3]   产业结构演变对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基于58个国家的实证检验 [J].
欧阳艳艳 ;
陈浪南 ;
高洁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36 (10) :2514-2524
[4]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 [J].
赵可 ;
徐唐奇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3) :390-401
[6]   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J].
柯新利 ;
祁凌云 ;
黄翔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02) :20-26
[7]   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差异及动因 [J].
谢花林 ;
刘桂英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04-614
[8]   独特化还是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模式分析 [J].
赵卫华 .
北京社会科学, 2015, (03) :39-46
[9]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 [J].
张元红 ;
刘长全 ;
国鲁来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1) :2-14+29+93
[10]   中国粮食安全的耕地贡献分析 [J].
聂英 .
经济学家, 2015, (01) :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