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
被引:62
|作者:
王锋
[1
]
冯根福
[1
]
吴丽华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不详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强度;
省区;
分解;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测算了1997—2008年中国30个省区及其相关经济变量对全国碳强度下降的贡献。研究发现,在这12年间对全国碳强度下降推动比较大的5个省市分别为辽宁、黑龙江、河北、湖北和上海,而海南、宁夏、福建、内蒙古和山东对全国碳强度的下降起到了抑制作用;每个省区的碳强度变动、能源强度变动、燃料结构调整、产值份额变动和碳排放份额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碳强度的变动;一个省区对全国碳强度下降的贡献主要取决于其能源效率提高的程度;在当前以化石能源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区域碳强度下降与全国碳强度下降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不一致性;为了顺利实现全国碳强度目标,需要及时评估各省区对全国碳强度下降的贡献,重点关注产值份额和碳排放份额较大的省区,同时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