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
被引:87
|作者:

王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冯根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结构;
碳强度目标;
碳排放;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04.013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426.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如何实现中国的碳强度目标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运用协整技术和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了2011—2020年中国的碳强度趋势,然后分9个组合情景评估了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主要结论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情景中,如果"大幅调整"能源结构,那么在2020年可使碳强度相对2005年下降19%,该情景中的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最大,将达到42.3%—47.6%;即使保守估计,在经济低速增长情景中,若仅实现了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对能源结构的调整目标,那么碳强度将下降15.6%,优化能源结构的贡献潜力也会达到34.6%—38.9%。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 64 - 76+221林伯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传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 [2]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 510 - 51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贺灿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江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少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精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J].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 54 - 6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 120 - 133张友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5]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1 (02) : 46 - 48董永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 [6]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J].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 118 - 130何晓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刘希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艳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 [7] 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J]. 管理学报, 2008, (05) : 651 - 654郭菊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柴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吕振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8] 中国能源需求的估计与预测模拟[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 84 - 91刘兰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易行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 [9] 2005-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J]. 财经界, 2005, (11) : 10 - 15李善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10]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 740 - 743何建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刘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现代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