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

被引:108
|
作者
袁东海
景丽洁
张孟群
高士祥
尹大强
王连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吉林化工学院环境科学系
[3]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磷素; 净化;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砂子、沸石、蛭石、黄褐土、下蜀黄土、粉煤灰和矿渣7种人工湿地基质材料净化污水磷素的机理,并初步评价了其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可能导致的磷素二次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有很好的磷素去除效果,蛭石、黄褐土和下蜀黄土次之,沸石和砂子的去除效果较差.上述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的机理主要为化学机理,表现为基质全钙、氧化钙、水溶性钙的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钙盐越多,在pH值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形成难溶性的磷酸八钙和磷酸十钙,有利于磷素的净化;基质中游离氧化铁、铝和胶体氧化铁、铝含量越高,其固定形成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素的能力越强.除砂子外,上述基质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释放比例很低.加强人工湿地基质管理,其基质吸附的磷素一般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粉煤灰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研究
    尹连庆
    张建平
    董树军
    何凤鸣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1999, (04) : 3 - 5
  • [2]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