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IPAT模型的安徽省不同情景碳排放趋势测度分析
被引:8
作者:
张乐勤
[1
,2
]
陈素平
[3
]
荣慧芳
[1
]
许信旺
[1
]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2]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池州学院资源经济贸易系
来源:
关键词:
IPAT模型;
碳排放;
情景测度;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1995-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AT模型,分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对安徽省未来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在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6 680.96万t、14 790.52万t、11 235.49万t,均呈增长态势,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6952t/万元、0.6661t/万元、0.6533t/万元,呈下降趋势,规划与惯性情景模式下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高于低碳情景模式。3种情景碳排放曲线表明,不会出现库兹涅茨曲线(EKC)拐点。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创新机制等举措,碳排放仍有较大削减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93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