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众化的中国经验与现代文艺观念的再反思

被引:8
|
作者
黎杨全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中国经验; 身体实践; 活态文化; 现代文艺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文艺大众化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的独特现象,其理论与实践成为一种中国经验。文艺大众化熔铸了不同于西方个人启蒙文化的中国精神,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蕴含着民族国家建构的自主性,反思了自律艺术体制,重建了文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艺大众化是实现文艺人民性的过程与手段,质疑了文艺的精英化与将创作者视为特殊人群的观念。不同于静观美学,文艺大众化突出深入生活与身体实践的重要性,在知识分子与大众的互动中,使对大众的“代言”走向知识分子的“自言”,为解决知识分子“代言”大众的难题提供了理论方案。在文艺的民族形式利用上,文艺大众化表现为从书面文化向活态文化的转变,在美学效果与文艺评价机制上摆脱了“作品中心主义”。通过重建写作、社会与大众的关系,文艺大众化系统性反思了现代文艺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83+207 +207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1]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翁, 2008
  • [12] 再解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唐小兵, 2007
  • [13] 梁启超文选[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侯宜杰, 2006
  • [14] 孙犁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孙犁著, 2004
  • [15]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 三联书店 , (日)柄谷行人著, 2003
  • [16] 身体与社会[M]. 春风文艺出版社 , (英)布莱恩·特纳(BryanS.Turner)著, 2000
  • [17] 赵树理全集[M]. 北岳文艺出版社[赵树理著], 2000
  • [18] 白话文学史[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胡适, 1999
  • [19] 古元纪念文集[M].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古元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 1998
  • [20] 胡适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胡适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