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
被引:267
|
作者
:
王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英
曹明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曹明奎
陶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陶波
李克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克让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
地理研究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气候变化;
降水量;
空间格局;
时间变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相对于全球性的持续变暖趋势,降水量变化格局及其区域分异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1951~2002年中国约730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利用空间插值和Mann-Kendall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过去50多年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从60年代到90年代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在90年代后期出现回升,其中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已达到50年代和60年代的水平。同时,降水量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华北、华中、东北南部地区持续下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明显增加,而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和青藏高原西部60年代到70年代下降,8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中国北方有从干旱到湿润转变的迹象,但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仍然处于持续的干旱期。中国降水量的总体下降及90年代后期的回升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格局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减少的特征正好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40+1148 +1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M]. 气象出版社 , 施雅风主编, 2003
[12]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2001
[13]
A 1951–80 global land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 . Mike Hulme.Climate Dynamics . 1992 (2)
[14]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隆勋
邵永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邵永宁
张清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清芬
任阵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阵海
田广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田广生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2)
: 164
-
174
←
1
2
→
共 14 条
[11]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M]. 气象出版社 , 施雅风主编, 2003
[12]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2001
[13]
A 1951–80 global land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J] . Mike Hulme.Climate Dynamics . 1992 (2)
[14]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隆勋
邵永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邵永宁
张清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清芬
任阵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任阵海
田广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田广生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2)
: 164
-
17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