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与构建

被引:67
作者
廖凡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2] 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8.05.003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新时代向国际社会贡献的全球治理新方案。在思想渊源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以世界大同为一致追求的世界主义理念和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终极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理念传承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第三代人权、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等理论、原则和主张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糅合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中的利益与价值、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这两个维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可以从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三个维度加以理解和阐释。应当从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中国方案"、坚持共商共建形成"共同方案"这两个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21]  
康德政治著作选[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英) 赖斯, 2013
[22]  
国际人权制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奥) 诺瓦克, 2010
[23]  
永久和平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著, 2005
[24]  
全球化及其不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著, 2004
[25]  
万民法[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 2001
[26]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马尔科姆.N.肖,白桂梅,高健军,朱利江,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
[27]  
国际法的宪法化与世界社会宪法的正当化问题 .2 . 2008
[28]  
万民法 .2 .
[2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人权治理”理论研讨会综述 [J].
刘明 .
人权, 2017, (04) :145-150
[30]   习近平互联网法治思想研究 [J].
周汉华 .
中国法学, 2017, (03)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