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将来时态标记特征与公司股利政策——基于投资者语言认知效应的跨国研究

被引:10
作者
潘越 [1 ]
林淑萍 [1 ]
张鹏东 [2 ]
戴亦一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
[3]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语言特征; 将来时态; 认知效应; 股利支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语言影响个体决策的认知效应。本文研究语法结构中的将来时态标记(FTR)是否影响股东对未来收益时间的感知,进而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研究发现:首先,在不强制要求区分现在和将来时态(弱FTR)的语言环境中,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较低。其次,控制长期价值导向这一文化维度并未改变本文结论,而较高的股东受教育水平和机构持股比例通过提升股东整体理性程度、缓解时间信息的认知差异,削弱了FTR与股利支付的关系,说明FTR可以通过认知机制影响决策。再者,通过研究在美国发行ADRs的其他国家(地区)样本表明,使用强FTR语言的股东比例上升会使企业提高股利支付率。最后,当企业的研发支出和无形资产越多、代理问题越严重,使得企业收益不确定性更高时,使用弱FTR语言的股东会增加对股利的诉求。本文结论在控制其他语言特征与交互固定效应、选取公元前1500年的粮食产量作为工具变量和以1997年香港回归事件构建DID模型等内生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本文实证检验了语言的认知效应,为单一制度背景下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4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方言多样性与市场一体化:基于城市圈的视角 [J].
丁从明 ;
吉振霖 ;
雷雨 ;
梁甄桥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48-164
[2]   文化多样性与企业创新: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J].
潘越 ;
肖金利 ;
戴亦一 .
金融研究, 2017, (10) :146-161
[3]   均衡发展的隐形壁垒:方言、制度与技术扩散 [J].
林建浩 ;
赵子乐 .
经济研究, 2017, 52 (09) :182-197
[4]   “乡音”能否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方言视角的研究 [J].
戴亦一 ;
肖金利 ;
潘越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147-160+186
[5]   劳动力跨方言流动的倒U型模式 [J].
刘毓芸 ;
徐现祥 ;
肖泽凯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134-146+162
[6]   地域因素如何影响公司股利政策:“替代模型”还是“结果模型”? [J].
张玮婷 ;
王志强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76-88
[7]   宗族观念抑制企业分红吗? [J].
李毓鑫 ;
王金波 .
经济管理, 2015, 37 (03) :67-78
[8]   现金股利承诺制度与资源配置 [J].
王国俊 ;
王跃堂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91-104
[9]   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方颖 ;
赵扬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