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3 条
城镇化是否带来了耕地压力的增加?——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44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压力;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功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83304 ;
摘要:
本文基于Gerbens-Leenes提出的"虚拟土地"思想,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测算耕地压力指数,然后利用2000~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化对耕地压力的影响效应,同时进行粮食功能区细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考虑耕地质量的情况下,总体上中国的耕地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稳定在低水平的中度压力区。(2)耕地压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粮食主产区保持在安全压力区,主销区处在高度压力区且耕地压力不断上升,产销平衡区则稳定在较高水平的中度压力区。(3)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耕地压力的增加,反而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粮食功能区细分来看,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人口城镇化对耕地压力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主产区则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4)进一步地,通过对不同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考察发现,土地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均带来了耕地压力的显著增加。本文认为,应关注城镇化对耕地压力的影响,尤其是土地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带来的耕地压力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85
页数:2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