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

被引:101
作者
王志军 [1 ,2 ]
陈丽 [1 ]
郑勤华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MOOCs; 起源; 发展脉络; 共性; 创新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在过去的两年MOOCs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迅速发展,我国从2013年也开始关注和讨论MOOCs,但MOOCs在中国的实践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目前在讨论与研究MOOCs时,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商界都主要关注xMOOC(以内容传递为中心的MOOC),对MOOC的本源cMOOC(以网络建构为中心的MOOC)关注不够。为了对MOOCs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以及其共性和创新价值形成系统深入的认识,该研究首先深入追踪了第一个MOOC(cMOOC)产生的背景及其运行情况,以及MOOCs的发展历程,并对不同MOOCs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提出如何采用发展的观点和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视角正确看待对MOOCs的批判。最后综合前面的论述对MOOCs从开放学习过程与大规模参与两个方面对它们的共性与创新价值进行了总结。该文旨在帮助我国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MOOCs形成系统、全面、深入和冷静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MOOCs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推动网络教育时代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希望/冒险: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与开放远程教育[J]. 特里·安德森,王志军.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
[2]   互联网基因与新、旧网络教育——从MOOC谈起 [J].
郭文革 ;
陈丽 ;
陈庚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 (04) :173-184
[3]  
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 约翰·丹尼尔,王志军,赵文涛.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3)
[4]  
The professors who make the MOOCs .2 Kolowich,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2013
[5]  
MOOCs for the Win .2 Siemens G. http://www.elearnspace.org/blog/2012/03/05/moocs-for-thewin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