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耦合协调性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48
作者:
倪维秋
[1
,2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耦合协调性;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
空间格局;
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在构建土地利用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并对比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耦合协调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珠三角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居于首位,长三角经济、社会效益大于京津冀,生态效益低于京津冀;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比重最高,部分城市经济效益存在滞后性;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为拮抗与低水平耦合等级,社会—生态效益耦合强于经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耦合较弱;长三角耦合高值区位于以上海、无锡与苏州、南京为核心的圈层地域,南翼耦合性较低;珠三角呈"中心—外围"的耦合递减格局;京津冀中京津为耦合高值区,张家口与承德耦合度最弱;除深圳、上海外的其余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为失调等级,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强于经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较弱;长三角协调高值区呈以上海为中心、南京为副中心的分布格局;珠三角以江门与肇庆、惠州为核心的协调低值区分列在以深圳为核心、广州为副中心的高值区两侧;京津冀协调的不均衡格局显著,张家口、承德、唐山协调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