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异系数TOPSIS法的土地利用效益测度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35
作者
宋成舜 [1 ]
谈兵 [1 ]
韩冰华 [1 ]
柯新利 [2 ]
机构
[1] 湖北科技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耦合协调度; 变异系数TOPSIS法;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1.052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具有两级分化明显区域差异悬殊的特征。社会经济效益以其他城市的低级效益为主,武汉的优良效益为辅,生态环境效益以其他城市的良好效益为主,鄂州的低级效益为辅,而综合效益则以其他城市的中度效益为主,鄂州的低级效益和武汉的优良效益为辅;(2)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均处于拮抗阶段,且区域差异较小;(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较显著,包括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两种类型。武汉处于高度协调耦合阶段,其他城市处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咸宁市为例 [J].
宋成舜 ;
谈兵 ;
黄莉敏 ;
柯新利 ;
匡兵 .
土壤, 2013, 45 (04) :746-751
[2]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 [J].
王国刚 ;
刘彦随 ;
方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649-656
[3]   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 [J].
李冠英 ;
张建新 ;
刘培学 ;
王小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1) :130-134
[4]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J].
程龙 ;
董捷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2, (01) :95-99
[5]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 [J].
吴玉鸣 ;
柏玲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74-1479
[6]   基于生态效率的辽宁省循环经济分析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宋亚楠 .
生态学报, 2011, 31 (16) :4732-4740
[7]   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J].
董雯 ;
杨宇 ;
周艳时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4) :679-685
[8]   基于耦合关系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广州和深圳为例 [J].
曹堪宏 ;
朱宏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8) :58-66+79
[9]   对应分析在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朱瑜馨 ;
张锦宗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78-482
[10]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J].
陶江 ;
吴世新 ;
董雯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98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