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结构”理论的AI助教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26
作者
杨彦军 [1 ]
罗吴淑婷 [1 ]
童慧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缺陷”; AI助教系统; 人性结构; 大规模个性化教育;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9.11.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流教育形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为其提供精准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教师在知识掌握、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的"缺陷"日渐暴露,斯蒂格勒的"人性结构"理论启示:基于人工智能的AI助教系统将是未来课堂教学中有效弥补教师缺陷、激发教师潜能的关键性"技术"。文章在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教学活动、现有AI助教系统的功能及人机协同教学现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认为AI助教系统在认知方面表现更加出色,但教师在情感和创意方面的智慧是无可替代的。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框架和AI助教系统模型,模型中包含了"AI替代""AI协助""AI增强""AI赋能"四种不同的功能关系。最后展望了未来AI助教系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智能时代AI助教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思路上的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智能教育时代下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与建构原则 [J].
杜静 ;
黄荣怀 ;
李政璇 ;
周伟 ;
田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7) :21-29
[2]   未来课堂智能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以手势识别为技术支持 [J].
刘勉 ;
张际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7) :14-21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J].
陈晋音 ;
王桢 ;
陈劲聿 ;
陈治清 ;
郑海斌 .
计算机科学, 2019, 46(S1) (S1) :550-554+576
[4]   “智能+”时代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教育——《地平线报告(2019高等教育版)》要点与思考 [J].
兰国帅 ;
郭倩 ;
吕彩杰 ;
魏家财 ;
于亚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3) :22-35
[5]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中国建筑史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姚陆吉 ;
章立 .
计算机应用, 2019, 39 (09) :2689-2694
[6]   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关系的新释——基于技术现象学“人性结构”的视角 [J].
杨绪辉 ;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5) :12-17
[7]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
[8]   脑机接口技术教育应用:现状、趋势与挑战 [J].
任岩 ;
安涛 ;
领荣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 (02) :71-78
[9]   新一代智慧课堂:概念、平台及体系架构 [J].
吴晓如 ;
刘邦奇 ;
袁婷婷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3) :81-88
[10]   儿童美好生活与教育空间的重构 [J].
刘旭东 ;
王稳东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 :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