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估框架

被引:74
作者
李文彬 [1 ]
陈晓运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发展与治理评价中心
[2]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关键词
治理; 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观评价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的治理能力包括价值塑造能力、资源集聚能力、网络构建能力、流程创新能力和问题回应能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指治理能力具有现代性特征并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要求的一种状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评估应使用战略性、信息化、多元化、多中心、就绪性和法治化等标准,采用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独立第三方评政府整体绩效:“广东试验”审视 [J].
郑方辉 ;
张兴 .
学术研究, 2014, (08) :31-36
[2]   国外治理理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J].
施雪华 ;
张琴 .
学术研究, 2014, (06) :31-36
[3]   后发展国家的治理能力: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 [J].
汪仕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3) :161-168
[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 [J].
辛向阳 .
理论探讨, 2014, (02) :27-31
[6]   “善治”视野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 [J].
魏治勋 .
法学论坛, 2014, 29 (02) :32-45
[7]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 [J].
徐勇 ;
吕楠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1) :4-10
[8]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俞可平 .
前线, 2014, (01) :5-8+13
[9]   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J].
王浦劬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 (01) :4-18+157
[10]   政府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阶段性演变——基于不同收入阶段的跨国实证比较 [J].
张弘 ;
王有强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3) :1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