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要素流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135
作者
黄勃 [1 ,2 ]
李海彤 [3 ]
江萍 [4 ]
雷敬华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战略联盟; 要素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合作;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2.0146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战略联盟合作对于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间要素流动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发布的战略合作公告的文本数据,考察战略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企业间战略联盟合作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股权式合作模式、双边契约形式以及预设的合作金额增大了战略联盟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作用机制上,参与战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创新产出,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与战略合作伙伴实力呈正相关,并且该作用在商业合作文化区域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揭示了战略联盟合作助推企业提质增效的机制,为优化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1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41]   契约型战略联盟的灵活性期权价值研究 [J].
陈梅 ;
茅宁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1) :146-152
[42]   联盟中的信任——一项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 [J].
潘镇 ;
李晏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44-54
[43]   基于不同动机的联盟控制方式选择及其对联盟绩效的影响——中国企业联盟的实证分析 [J].
苏中锋 ;
谢恩 ;
李垣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5) :4-11
[44]   基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 [J].
陈菲琼 ;
范良聪 .
管理世界, 2007, (07) :102-110
[45]   战略联盟的理论思考及其启示 [J].
陈耀 .
经济学动态, 2004, (08) :38-40
[46]   基于资源风险的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 [J].
刘益 ;
李垣 ;
杜旖丁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3, (04) :34-42
[47]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J].
徐飞 ;
徐立敏 .
管理评论, 2003, (06) :12-18+22
[48]   跨国经营企业的高新技术创新机制 [J].
陈荣辉 .
世界经济, 1998, (02) :32-34
[49]   Value creation in banking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joint ventures [J].
Amici, Alessandra ;
Fiordelisi, Franco ;
Masala, Francesco ;
Ricci, Ornella ;
Sist, Federica .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3, 37 (05) :1386-1396
[50]  
Product market relationships and cost of bank loans: Evidence from strategic alliances[J] . Yiwei Fang,Bill Francis,Iftekhar Hasan,Haizhi Wang.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 20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