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法律保护模式探讨

被引:28
|
作者
王叶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商业化利用; 公开权; 一元保护模式; 二元保护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法人文主义理念的勃兴,人格权中经济价值逐渐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从比较法上看,关于人格权中经济价值的保护,主要形成了德国法的一元保护模式与美国法的二元保护模式。一元保护模式通过扩张既有人格权的内涵、使其同时包含经济价值,并借助人格权的具体规则对其进行保护,二元保护模式则通过在隐私权之外创设独立的公开权的方式,实现人格权中经济价值的法律保护。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性质的界定,并会对人格权的内涵、效力以及人格权的救济方式等产生影响,是我国未来人格权法立法必须解决的前置性问题。我国未来人格权法立法应当坚持一元保护模式的基本立场,即在我国既有的人格权体系内解决其法律保护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1] 人格权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12
  • [12] 人格权法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姚辉, 2011
  • [13] 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M]. 法律出版社 , 陈龙江, 2011
  • [14]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 [15] 商事人格权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程合红著, 2002
  • [16]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郑永流主编, 2000
  • [17] 中国民法[M]. 法律出版社 , 佟柔主编, 1990
  • [18] The Two Western Cultures of Privacy: Dignity versus Liberty[J] . The Yale Law Journal . 2004 (6)
  • [19] Zacchini v Scripps-Howard Broadcasting Co .2 433 U.S . 1977
  • [20] 商品化权论
    刘春霖
    [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4) : 54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