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

被引:44
作者
刘志军
张红霞
王洪席
王萍
王宏伟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校招生; 初筛; 复试; 风险分析; 保障条件;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3.006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既是落实改革精神的主要体现,也是推进改革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在识读综合素质评价涵义的基础上,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为什么要用、为什么能用、怎么用、存在什么风险、需要哪些保障条件等问题,系统思考并回答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与价值、国际经验与现实可行性、程序设计与实施、可能风险与保障条件等问题,试图对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使用的理论追问和实施路线做出回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8+168 +1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M].柳夕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人才测评概论.[M].苏永华; 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 [J].
袁振国 ;
秦春华 ;
施邦晖 ;
熊斌 ;
常桐善 ;
沈伟其 ;
黄文玮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1) :11-29
[4]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J].
邱宁 .
中国考试, 2016, (06) :12-16+39
[5]   高考招生多元评价的区分效度——兼论“拼盘式”和“跨栏式”多元评价方案 [J].
杨志明 .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 (05) :4-6
[6]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教育综合改革新探——从“综合素质评价”走向“多元录取” [J].
田良臣 ;
李栋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36 (10) :25-29
[7]   世界顶尖大学招生如何防止腐败 [J].
秦春华 .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6, (02) :46-48
[8]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刘志军 .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 (01) :40-44
[9]   现阶段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献综述 [J].
邹曌 .
现代教育科学, 2015, (08) :80-82
[10]   高考改革与综合素质评价 [J].
秦春华 ;
林莉 .
中国大学教学, 2015, (07)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