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时空分异格局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24
|作者:
周宏浩
陈晓红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安全;
空间阻力模型;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11.01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随着"新东北现象"的出现,东北地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突显,可持续生计安全亟待提升。以2003~2015年东北地区37个地级市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安全框架构建可持续生计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对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讨其时空格局演变规律、空间分异成因和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总体偏低,整体上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随时间推移,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集聚性特征显著,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分布主要呈现哈长地区和沈大沿线地区两大组团,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呈边缘式分布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南部等经济落后地区。(3)工业化水平、经济总量、工资收入、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和投资强度等是影响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4)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经济生产力是制约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提升的两大短板;空间阻力模式以"经济效率>生态安全>社会公平"类型占主导。最后,提出应将政策与制度因素纳入可持续生计安全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864 / 1874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