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学理反思与法律建构

被引:52
|
作者
史玉成
机构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理论反思; 制度完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为弥补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缺失而创设的一项新型环境治理制度。对于这一制度的完善,在学理层面,应当理清相关法律争议,形成理论共识。政府作为索赔主体,其请求权基础或正当性来源与其说是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不如说是其环境监管职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民事责任的新型环境法律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应当定位为"弱权行政"下的行政法律关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诉讼请求,未来可以考虑将两者整合并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在实践层面,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及时修改相关法律,出台司法解释,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化,同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赔偿资金管理、案件会商等配套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1] 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红欣, 2016
  • [12] 美国的污染治理超级基金制度
    王曦
    胡苑
    [J]. 环境保护, 2007, (10) : 64 -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