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限度:再认识教育的正当性

被引:30
作者
刘云杉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博放教育; 选课; 走班; 教育创新; 教育民主; 教育自由;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6.02.004
中图分类号
G630 [中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文探讨了当下基础教育出现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念型教育模式——"博放教育"。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社会的中上阶层与中下阶层在继承人的培养与精英的塑造策略上出现明显的分歧,也意味着教育最核心的部分发生了断裂:即教书与育人的分裂。本文先检讨了博放教育的制度逻辑——减负简单地将兴趣与努力对立,选课以差异性替代了共同性的培植,走班制提出集体之外成长;继而剖析博放教育背后的民情风尚:惟新是从切断了时问链条,平等否定了纵向的秩序,也否定了教育的权威性;最后诘问:看似摇摆于外在的严苛与内在的虚妄之间,实则严苛与虚妄内外合一,无根与无限互为因果。在此情势下,教育的正当性究竟何处安放?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62+188 +188-189
页数:38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人本主义教育宣言 [J].
杨东平 .
生活教育, 2015, (11) :5-7
[2]   菜虫,你有权一生虚度光阴 [J].
蔡朝阳 .
当代教育家, 2015, (03) :79-79
[3]   大众高等教育再认识:农家子弟还能从中获得什么? [J].
刘云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1) :119-130
[4]  
做一个不被世界改变的人.[J].蔡朝阳;.中国青年.2014, 23
[5]   平凡的极致:浪尖上的衡水中学 [J].
叶水涛 .
华夏教师, 2014, (09) :7-12
[6]   “悬浮的孤岛”及其突围——再认识中国乡村教育 [J].
刘云杉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01) :14-19
[7]   审辩式思维能力及其测量 [J].
谢小庆 .
中国考试, 2014, (03) :9-15
[8]   新世纪课程变革:亲历者的视角 [J].
刘坚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 (04) :2-19+185
[9]  
我是“虫爹”.[J].蔡朝阳;.中国青年.2012, 09
[10]   范式陷阱与制约创造性 [J].
卢晓东 .
博览群书, 2012, (0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