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来人口分布变迁研究——基于“胡焕庸线”的空间定量分析

被引:19
作者
尹德挺
袁尚
机构
[1]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胡焕庸线; 人口分布; 经济—人口协调度; 时空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GIS等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文章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年鉴等资料,构建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人口普查及最新统计年鉴的地市级人口空间数据库,并以此数据库对中国人口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空间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人口时空分布的总体格局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维持"东多西少"格局未变,1953~2017年东南半壁人口占比仅下降2.65个百分点,但两侧人口的比值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2)从人口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构看,全国人口分布总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2000年以后空间差异扩大的趋势得以遏制;"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集聚模式保持稳定,但人口分布格局逐步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3)从人口时空分布的扩张方向看,全国人口重心始终位于"胡焕庸线"以东,改革开放以后大体保持朝西南方向小幅移动的态势,基于全国地理质心点计算的各方位人口扩张强度的高值呈现先东北、后东南的变动趋势。(4)从人口时空扩张的协调状况看,全国经济—人口协调性总体向好,但协调型城市占比有所减少。从"胡焕庸线"两侧来看,东侧协调型城市的占比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8+126 +1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胡子健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12]  
中国人口地理.[M].张善余著;.科学出版社.2003,
[13]  
人口地理学概论.[M].张善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  
中国生育数据集.[M].姚新武编;.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15]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发展方式角度 [J].
刘洁 ;
王宇成 ;
苏杨 .
人口研究, 2011, 35 (01) :14-28
[16]   人口承载力视野的政策应用与调控区间 [J].
肖周燕 ;
苏杨 .
改革, 2010, (11) :125-131
[17]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J].
樊杰 ;
陶岸君 ;
吕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1) :87-95
[18]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19]   中国生态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地带 [J].
王铮 ;
张丕远 ;
刘啸雷 ;
刘燕华 .
生态学报, 1995, (03) :319-326
[20]   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 [J].
胡焕庸 .
地理学报, 1990, (02) :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