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构型”社区治理——以一个城市社区的停车位事件为例

被引:8
作者
钱志远
孙其昂
李向健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构型; 社区治理; 多元协商机制; 停车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面对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来检视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从业主组织治理到业主的冲突再到多元协商社区治理,在社区互构域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互构共变,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线性链条,而是多主体多层次反复协调与整合,不断建塑与型构的过程。"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J]. 肖林.中国治理评论. 2013(02)
[3]   熟悉的陌生人:行动精英间关系与业主共同行动 [J].
何艳玲 ;
钟佩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6) :21-45+242
[4]   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研究综论 [J].
吴晓林 .
城市问题 , 2013, (06) :2-10
[5]   协商治理:一个成长中的新公共治理范式 [J].
张敏 .
江海学刊, 2012, (05) :137-143
[8]   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J].
夏建中 .
文史哲, 2003, (03) :115-121
[9]  
公共空间、集体行动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业委会及业主维权的“自主性国家—结构—能动”分析[A]. 王礼鑫.变迁中的中国城市治理[C]. 2013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 格致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