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入宪及其体系性宪法功能

被引:53
作者
张震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入宪; 生态观; 生态制度; 生态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生态相对于环境等概念,是一个更高层级的概念体系。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兼具法律体系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意义,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较为完整的包括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在内的规范体系。生态文明入宪的体系性功能包括层进的三个方面,即生态观的宪法表达,生态制度的宪法安排以及生态权利的宪法保障。这将观念变革与制度建构相结合,将人的美好生活诉求与对生态的基本尊重相结合,以满足人、国家与生态三者的最大利益为目标。从而实现宪法在生态领域对于国家发展与公民需求之间规范的系统保障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关系新探 [J].
邓海峰 .
清华法学, 2018, 12 (05) :51-60
[2]   中国宪法的环境观及其规范表达 [J].
张震 .
中国法学, 2018, (04) :5-22
[3]   新时代完善我国宪法实施监督制度的新思考 [J].
付子堂 ;
张震 .
法学杂志, 2018, 39 (04) :1-8
[4]   自然权利:宪法学的基石范畴 [J].
宁凯惠 .
法学论坛, 2018, 33 (02) :50-57
[5]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 [J].
张占斌 ;
戚克维 .
环境保护, 2017, 45 (22) :20-22
[6]   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实施路径 [J].
张震 .
当代法学, 2017, 31 (03) :31-41
[7]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J].
王树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51-53
[8]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宪法规制功能 [J].
王旭 .
中国法学, 2013, (06) :5-19
[9]   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J].
蔡守秋 .
现代法学, 2013, (06) :3-21
[10]   中国环境法制战略突破口的另向思考——一个学术对话的尝试 [J].
宮文祥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8 (03) :30-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