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本土可行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宁利昂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提起诉讼的主体;
能动主体;
本土可行性;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2.04.015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针对公害行为及犯罪而提起的公益诉讼实践已展现出公益诉讼的未来是可期待的,其制度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诉讼主体特别是其原告的主体资格本土化。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在资源整合能力与激励源头等方面各不相同,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的可行性偏差。基于公益诉讼正在我国起步的状况,应当秉持开放进取精神,附条件地肯定各能动主体的提起诉讼地位,构建一个多元而有差异且动态修正的公益诉讼主体体系。针对一般公害行为,应当将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确立为多元主体;针对公害犯罪的公益诉讼,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的主体资格应当谨慎限制,不排除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试验性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2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