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关键问题及展望

被引:52
作者
曾鸣 [1 ]
武赓 [1 ]
李冉 [1 ]
王昊婧 [2 ]
孙辰军 [3 ]
机构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3]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综合需求侧响应; 能源互联网; 关键技术; 协同优化机制;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6.11.017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以及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各国能源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传统能源网络的资源配置能力逐渐不能满足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能够实现多类型能源互联融合的能源互联网概念被提出。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分散化的能源市场和能源网络结构使得传统的电力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将逐步向综合需求侧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的方向发展。首先对IDR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其次,从IDR实施的关键技术、协同优化机制、市场运营机制以及综合效益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未来能源互联网中IDR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IDR发展的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391 / 33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欧洲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驱动与现状 [J].
吴建中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05) :1-7
[2]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J].
曾鸣 ;
杨雍琦 ;
刘敦楠 ;
曾博 ;
欧阳邵杰 ;
林海英 ;
韩旭 .
电网技术, 2016, 40 (01) :114-124
[3]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二) [J].
刘敦楠 ;
曾鸣 ;
黄仁乐 ;
吉立航 ;
陈启鑫 ;
段金辉 ;
李源非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57-3063
[4]   德国能源互联网项目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尹晨晖 ;
杨德昌 ;
耿光飞 ;
范征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40-3049
[5]   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一) [J].
陈启鑫 ;
刘敦楠 ;
林今 ;
何继江 ;
王毅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50-3056
[6]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J].
曾博 ;
杨雍琦 ;
段金辉 ;
曾鸣 ;
欧阳邵杰 ;
李晨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17) :10-18
[7]   一种基于虚拟电机控制的能量路由器 [J].
盛万兴 ;
刘海涛 ;
曾正 ;
吕志鹏 ;
谭骞 ;
段青 ;
冉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41-3550
[8]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混合潮流算法研究 [J].
徐宪东 ;
贾宏杰 ;
靳小龙 ;
余晓丹 ;
穆云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34-3642
[9]   配电能源互联网:从虚拟电厂到虚拟电力系统(英文) [J].
张小平 ;
李佳宁 ;
付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532-3540
[10]   适应综合能源局域网的市场化改革方案(英文) [J].
李芙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93-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