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广告屏蔽软件的合法性判断

被引:16
作者
梁志文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关键词
广告屏蔽软件; 消费者; 竞争者; 商业模式; 不当干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广告屏蔽软件是网络广告的伴生物,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但影响到网站经营者的现有商业模式。"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强调对经营者商业模式的保护,忽视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上消费者对于正当竞争秩序的利益需求。广告屏蔽软件的开发者属于网站经营者在广义上的竞争者,但网站经营者的商业模式并未有免于正当竞争的特权,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干扰行为应具有主观可归责性。在"唯思软件"等案件中,法院重构广告屏蔽软件合法性的司法规则,明确了不当干扰的具体内涵,必将促进网络创新生态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3]   中美屏蔽网页广告行为法律规制比较 [J].
黄武双 ;
刘建臣 .
竞争政策研究, 2015, (01) :36-48
[4]   竞争法视野中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的判断标准——兼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J].
周樨平 .
法学, 2015, (05) :92-104
[6]   质疑“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J].
薛军 .
电子知识产权, 2015, (Z1) :66-70
[7]   从“山寨现象”看禁止盗用原则及其应用 [J].
梁志文 .
法学, 2009, (07) :100-109
[8]  
internet advertising revenue full year report .2 IAB. https://www.iab.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IABInternetAdvertisingRevenueReportFY2016.pdf . 2016
[9]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 宁民终字第5028号民事判决书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