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自然地表要素和陆地交通网络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

被引:14
|
作者
陈伟 [1 ,2 ]
王女英 [3 ]
柯文前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6]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7] 不详
关键词
可达性; 空间异质性; 交通网络; 最小成本路径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空间可达性是指示区域间相互作用与空间结构的重要度量,深刻影响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往研究多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对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忽略了陆地表层系统对空间可达性的潜在作用。基于此,考虑到自然地表的空间异质性,该文综合集成自然地表要素和陆地交通网络,构建更逼近真实情景的可达性分析方法,精确刻画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可达性,以期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性参考。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多尺度功能性城市与区域系统逐步浮现;改进的基于栅格的分析算法提高了空间可达性的分析精度和粒度,对真实世界中的客观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被推广及应用到更多的分析场景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高速铁路通达度与城市驱动力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金江磊
    闫浩文
    刘涛
    王文宁
    禄小敏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 35 (03) : 120 - 126
  • [2] 街道网络线性剖分模型支持下的食品可达性研究
    何亚坤
    王璐
    艾廷华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9, (01) : 50 - 57+1
  • [3] 基于高德地图API的多种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时空可达性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黄应淮
    刘小平
    刘艳平
    张晗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 (06) : 50 - 57+1
  • [4]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英文)
    陈伟
    刘卫东
    柯文前
    王女英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8, 28 (04) : 477 - 494
  • [5] 陆路高速交通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影响
    马爱峦
    张莉
    赵英杰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8, (01) : 114 - 120+4
  • [6]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A Case Study from China(1990–2010)[J]. JIAO Jingjuan,WANG Jiaoe,JIN Fengjun,DU Chao.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6(06)
  • [7] 高速公路引导下中原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2) : 36 - 40+64
  •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2) : 195 - 210
  • [9] 基于空间距离和时间成本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可达性研究
    王姣娥
    胡浩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11) : 1951 - 1961
  • [10]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港珠澳大桥时空压缩效应
    吴旗韬
    张虹鸥
    叶玉瑶
    苏泳娴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 723 -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