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基于高德地图API的多种交通方式下城市公园时空可达性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被引:48
|作者:
黄应淮
刘小平
刘艳平
张晗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公园绿地可达性;
地图API;
多种交通方式;
微信数据;
引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TU984.18 [特殊分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直接影响城市居民享受公园绿化的水平。在网络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社交媒体数据大量涌现的背景下,该文利用高德地图API求取多种交通方式下的最短通行时间,结合微信热度数据通过引力模型进行广州市海珠区小区尺度的城市公园时空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骑行方式能够到达最近公园的平均时间为403s,在4种交通方式中最快;大多数公园服务于与其绿化面积相对应的人口数量,但上涌公园和沥滘公园呈现出高潜在服务人口和低服务能力的特点,会展公园呈现出低潜在服务人口和高服务能力的特点;80%的小区或居民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好的公园绿化可达性,海珠区公园绿化布局整体上较为合理。低可达性、高人口密度的小区主要分布在海珠区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是未来城市公园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1
+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