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Super-SBM模型和Tobit模型的实证
被引:28
|作者:
黄天航
[1
]
胡潇月
[2
]
陈劭锋
[1
,3
]
王毅
[1
,3
]
张碧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3] 不详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水平;
Super-SBM模型;
GML指数;
T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3 [世界资源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客观地评价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识别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GML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构成进行计算,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识别沿线国家整体及各类别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①沿线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沿线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8年左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自2011年起,除低收入国家之外,其余类别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已开始逐渐上升。③自2008年起,技术进步已经取代技术效率,成为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④经济发展水平与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⑤科技水平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对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以出口资源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为主的国家其对外开放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除了低收入国家,从沿线国家整体来看,能源结构对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积极作用。最后针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应当如何面对和应对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