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地流转中存在零租金?——人情租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104
|
作者
陈奕山 [1 ,2 ]
钟甫宁 [1 ,3 ]
纪月清 [1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城镇化; 人情租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现阶段广泛存在着不收取实物与货币租的非正式土地流转,这种零租金流转有别于20世纪初期实物与货币租高昂的土地租佃。本文从土地价值、转出户的人情交换需求以及转出户找到亲友来承租土地的可能性3个方面,将零租金现象解释为城镇化背景下隐性的人情租替代了总额不高的实物与货币租。基于江苏省8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零散土地流转中货币租与人情租的确存在替代关系:不收取货币租的土地流转更多地发生在亲属间,并且,在不收取货币租时,转入户给转出户的节日送礼、照看老弱、生产帮扶等人情交换内容增加。利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租金形式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由村组土地流转的实物与货币租水平、流转地块面积和土壤质量等决定的流转地块潜在的实物与货币租水平负向影响转出户对流转地块采用人情租的可能性;举家外出或没有男性青壮年常住在村的转出户更可能采用人情租;村组内土地转出户与转入户的数量比越高,人情租发生的可能性越低。人情租是城镇化发展不完全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使租金朝货币化方向演变。相关政策需适应形势变化,为正规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21]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 新星出版社 , 赵冈, 2006
  • [22] 中国土地制度史[M]. 新星出版社 , 赵冈, 2006
  • [23] Rental markets for cultivated land and agricultural investments in China
    Gao, Liangliang
    Huang, Jikun
    Rozelle, Scott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2, 43 (04) : 391 - 403
  • [24] 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
    万向东
    [J]. 管理世界, 2008, (01) : 63 - 74
  • [25]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翟学伟
    [J].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 48 - 57
  • [26] 江村经济[M]. 商务印书馆 , 费孝通, 2005
  •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3
  • [28] 钱俊瑞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钱俊瑞著], 2002
  • [29]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 译林出版社 ,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 2001
  • [30] 佃农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易宪容译,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