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微信在农村家庭中的“反哺”传播——基于山西省陈区村的考察
被引:67
作者
:
洪杰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洪杰文
[
1
,
2
]
李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李欣
[
2
]
机构
:
[1]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
国际新闻界
|
2019年
/ 41卷
/ 10期
关键词
:
文化反哺;
数字鸿沟;
微信;
农村家庭;
D O I
:
10.13495/j.cnki.cjjc.2019.10.003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
050302 ;
0302 ;
摘要
:
本研究以"文化反哺"为出发点,从新媒体技术使用的视角审视微信在农村家庭中的代际传播。通过对山西省陈区村的农村家庭进行田野调查,展现了陈区村家庭中青年子女和中年父母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以及当地微信中年用户群体的使用情况;同时聚焦于农村家庭中微信反哺行为的动因、进行过程与阻碍因素,探讨陈区村家庭微信反哺给亲代人群以及家庭亲子双方的交流带来的影响,以及微信使用中出现的负面效应,并提出对于农村家庭中微信反哺现象的思考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74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
[J].
朱秀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
新闻大学,
2018,
(04)
:108
-119+155
[2]
微信上针对老人洗脑的“民族大业”骗局[J]. 赵力.中国老年. 2017(01)
[3]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
[J].
朱秀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
新闻界,
2015,
(11)
:47
-53
[4]
从颠覆、成长走向共生与契洽——文化反哺的代际影响与社会意义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周晓虹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104
-110
[5]
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裕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6
(02)
:117
-123
[6]
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功
.
南方人口,
2013,
28
(04)
:64
-72
[7]
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6)
:109
-120+223
[8]
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周晓虹
.
社会,
2008,
(02)
:20
-38+220
[9]
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J].
韦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韦路
;
张明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张明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
(04)
:43
-53+95
[10]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暨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0,
(02)
:51
-66
←
1
2
→
共 13 条
[1]
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
[J].
朱秀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
新闻大学,
2018,
(04)
:108
-119+155
[2]
微信上针对老人洗脑的“民族大业”骗局[J]. 赵力.中国老年. 2017(01)
[3]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基于对福建省漳州市中学生家庭的实证分析
[J].
朱秀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朱秀凌
.
新闻界,
2015,
(11)
:47
-53
[4]
从颠覆、成长走向共生与契洽——文化反哺的代际影响与社会意义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周晓虹
.
河北学刊,
2015,
35
(03)
:104
-110
[5]
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裕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6
(02)
:117
-123
[6]
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硕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功
.
南方人口,
2013,
28
(04)
:64
-72
[7]
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晓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6)
:109
-120+223
[8]
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周晓虹
.
社会,
2008,
(02)
:20
-38+220
[9]
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
[J].
韦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韦路
;
张明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默罗传播学院
张明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
(04)
:43
-53+95
[10]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J].
周晓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暨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0,
(02)
:51
-6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