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3年东北三省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及变化

被引:37
|
作者
李洋 [1 ,2 ]
王玉辉 [1 ]
吕晓敏 [1 ,2 ]
叶永昌 [1 ,2 ]
汲玉河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东北三省; 极端气候事件; STARDEX; 时空格局;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北三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文基于东北三省1961-2013年71个台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选取了"欧洲地区极端事件统计和区域动力降尺度"(STARDEX)项目提出的57个极端指数中的8个核心指数,分析和揭示东北三省极端气候事件的空间格局及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降低东北三省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制定应对气候风险的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年和四季的高温阈值、低温阈值与最长热浪天数均随时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和春、秋、冬季的霜冻日数随年际表现为下降趋势;2东北三省西南地区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北部易发生极端低温事件。同时北部亦是年和春、秋霜冻日数的高值分布区,且高温热浪的天数相对较长(高温热浪的季节);3年和秋季强降水阈值随时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春、夏和冬季强降水阈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和春、夏、冬季强降水比例和强降水日数亦随年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秋季强降水比例和强降水日数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和春、秋、冬季的持续干期呈现下降趋势,夏季呈现上升趋势;4东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的高发区,夏季与春季、秋季为极端降水事件易发的季节,极端事件增多,且向西部蔓延。年与四季的持续干期的分布均呈现西长东短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501 / 25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秦大河
    Thomas Stocker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1) : 1 - 6
  • [2] 黑龙江省1967年至2007年极端气温与降水综合强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高永刚
    [J]. 资源科学, 2012, 34 (11) : 2170 - 2180
  • [3] 东北初夏极端低温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分析
    李尚锋
    廉毅
    陈圣波
    孙钦宏
    姚耀显
    [J]. 地理科学, 2012, 32 (06) : 752 - 758
  • [4] 试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
    李志忠
    刘秀铭
    陈秀玲
    姜修洋
    雷国良
    朱芸
    靳建辉
    胡凡根
    [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7 (01) : 12 - 20
  • [5]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
    任国玉
    陈峪
    邹旭恺
    周雅清
    王小玲
    江滢
    任福民
    张强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 354 - 364
  • [6] 极端温度事件区域性的分析方法及其结果
    黄丹青
    钱永甫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 715 - 723
  • [7] 高温热浪与干热风的危害特征比较研究
    邓振镛
    张强
    徐金芳
    陈敏
    秦三杰
    张树誉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8) : 865 - 873
  • [8] 我国极端温度事件的定义和趋势分析
    黄丹青
    钱永甫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112 - 116
  • [9] 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杨金虎
    江志红
    王鹏祥
    陈彦山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1) : 75 - 83
  • [10] 基于日降水量的江西省极端降水变化研究
    章毅之
    [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 (04) : 3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