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黑龙江省1967年至2007年极端气温与降水综合强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高永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极端气温事件;
极端降水事件;
综合强度;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滨地区西北部;④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春秋两季从西到东递增,夏季中部地区较强,冬季中部与东部地区较强;四季综合强度影响较重区域为大兴安岭最北端的漠河县、小兴安岭地区、三江平原东部边缘局部区域和牡丹江半山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170 / 21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南通地区1960年-2007年气温与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J]. 资源科学, 2011, 33 (11) : 2080 - 2089王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陶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黑龙江省1961—200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2) : 110 - 115朱红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刘赫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 [3] 1960年至2007年汾河流域气温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 489 - 49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原志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4] 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 1088 - 1096周伟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史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穆海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
- [5] 极端温度事件区域性的分析方法及其结果[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 715 - 723黄丹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钱永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 [6] 我国极端温度事件的定义和趋势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112 - 116黄丹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钱永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 [7] 东北地区降水日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年代际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 610 - 618孙凤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杨素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任国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8] 近20年藏北地区AVHRR 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7, (08) : 3198 - 3205毛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卢志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侯英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9]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5) : 47 - 50高永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那济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顾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孙守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董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10] 郑州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7, (04) : 1471 - 1479柳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赵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陈怀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