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社区环境对入室盗窃的影响研究

被引:33
|
作者
肖露子 [1 ,2 ]
柳林 [3 ,4 ]
宋广文 [1 ,2 ]
周素红 [1 ,2 ]
龙冬平 [1 ,2 ]
冯嘉欣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3]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
[4] 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犯罪地理; 社区环境; 入室盗窃; 理性选择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3 [犯罪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入室盗窃影响人们的居家安全,已逐渐受到国内学者关注,但能结合中国国情,细化探讨人口特征及住房特征对入室盗窃影响的研究尚未多见。以东南沿海大城市ZG市226个派出所为例,采用2014年入室盗窃警情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及路网数据,重点从理性选择理论中的潜在收益和风险两大维度探讨人口特征及住房特征等社区环境对入室盗窃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特征方面,高学历知识分子因子对入室盗窃率起显著的负向作用,而青壮年外来务工人员因子对入室盗窃率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住房特征方面,普通商品房容易吸引犯罪者,成为作案目标,而原公有住房因子则能降低入室盗窃发生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住房类型所呈现的风险收益比影响入室盗窃的空间分布;入室盗窃犯罪分子对作案目标的理性选择倾向于遵循"安全第一、收益第二"的原则。研究结论可为犯罪防控和警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79 / 24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入室盗窃多尺度地理因子分析
    王增利
    刘学军
    陆娟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2) : 329 - 340
  • [2] 社区环境对入室盗窃和室外盗窃影响的对比分析——以ZG市ZH半岛为例
    龙冬平
    柳林
    冯嘉欣
    宋广文
    贺智
    曹晶晶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2) : 341 - 355
  • [3] 居民日常活动对扒窃警情时空格局的影响
    宋广文
    肖露子
    周素红
    龙冬平
    周淑丽
    刘凯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2) : 356 - 367
  • [4] 基于家庭的广州市入室盗窃的特征分析
    古杰
    周素红
    闫小培
    [J]. 人文地理, 2016, 31 (05) : 87 - 92+140
  • [5]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广州门禁小区家庭入室盗窃环境影响分析
    杨刚斌
    柳林
    何深静
    徐冲
    [J]. 热带地理, 2016, 36 (04) : 610 - 618
  • [6] 广州门禁小区入室盗窃受害率与内部环境分析
    杨刚斌
    柳林
    何深静
    徐冲
    [J]. 人文地理, 2016, 31 (03) : 45 - 51
  • [7] 基于广州实证的后改革时代中国城市住房权问题
    陈果
    [J].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 1973 - 1986
  • [8] 快速城镇化下中国大城市房权分异研究——对广州的实证
    陈宏胜
    李志刚
    [J].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 1821 - 1832
  • [9] 中国犯罪地理研究述评
    姜超
    唐焕丽
    柳林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 561 - 573
  • [10] 中国犯罪地理与警务GIS研究进展
    姜超
    柳林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5 (06) : 801 - 80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