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价值链视角的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被引:12
作者
余泳泽
张莹莹
杨晓章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创新投入结构;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7.03.00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程度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最大,应用研究偏效应短期内为负值,而试验发展的作用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偏效应最大,试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改善我国创新投入结构时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基于两阶段测度的中小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J].
胡树华 ;
张俊 ;
杨晓璇 ;
牟仁艳 ;
丁卓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6) :107-112
[3]   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 [J].
赵增耀 ;
章小波 ;
沈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32-44
[4]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科研管理, 2014, 35 (05) :27-37
[5]   何种类型的研发投资更有利于提高一国生产率?——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J].
孙晓华 ;
王昀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2) :203-210
[7]   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如何影响TFP?——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J].
陈钰芬 ;
黄娟 ;
王洪刊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10) :1512-1521
[8]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潘丹 ;
应瑞瑶 .
资源科学, 2013, 35 (07) :1329-1338
[9]   中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 [J].
余泳泽 ;
刘大勇 .
财贸研究, 2013, 24 (01) :22-31
[10]   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间、国际贸易和FDI三种溢出渠道的实证检验 [J].
孙晓华 ;
王昀 ;
郑辉 .
南开经济研究, 2012, (05)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