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如何影响TFP?——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30
作者
陈钰芬 [1 ]
黄娟 [1 ]
王洪刊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2] 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TFP; 面板模型;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3.10.01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利用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R&D投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利用面板模型考察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分别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控制人力资本、FDI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TFP的影响小于试验发展的影响。分区域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TFP的影响大于试验发展,而内陆地区的试验发展对TFP影响更加显著,人力资本和FDI对TFP均有促进作用,而所有制结构有负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12 / 15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 [J].
李平 ;
钟学义 ;
王宏伟 ;
郑世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1) :3-21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4]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5]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
[6]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J].
李胜文 ;
李大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12-21
[7]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8]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统计研究, 2005, (07) :37-42
[9]   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多大为宜 [J].
肖广岭 .
科学学研究, 2005, (02) :197-203
[10]   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 [J].
赖明勇 ;
张新 ;
彭水军 ;
包群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32-4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