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业务招待费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杨理强 [1 ]
陈爱华 [2 ]
陈菡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绩效; 业务招待费; 产权性质;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7.07.004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F272.5 [经济评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8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2012年末开始的反腐倡廉这一外生冲击事件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反腐倡廉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机制。特别地,由于产权性质的差异,业务招待费用在国有企业中可能更多表现为高管腐败的代理问题,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为政府(国有企业)关系投资,因此,反腐倡廉可能对两类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以及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业务招待费差异化的影响机理这个独特视角,本文研究发现:(1)反腐倡廉会显著降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用,且国有企业下降的幅度更大(或上升的幅度更小)。同时,业务招待费用的下降与消费性现金支出、其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存货的下降之间显著正相关,排除了业务招待费用下降是费用操纵归类的假设。(2)反腐倡廉后,业务招待费用下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业绩(包括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显著改善,表明反腐倡廉使得企业管理者将精力更多转移到经营活动中,提高了企业的绩效。(3)对于上述结论,国有企业较之非国有企业变化更为明显,表明国有企业受到反腐倡廉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在反腐倡廉背景下考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用变化以及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我国反腐倡廉的积极政策成效提供了直接、强有力的实证依据,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拓展了公司治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腐败对企业家活动配置的扭曲 [J].
何轩 ;
马骏 ;
朱丽娜 ;
李新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2) :106-122
[2]   “不作为”或“急于表现”:企业投资中的政治动机 [J].
金宇超 ;
靳庆鲁 ;
宣扬 .
经济研究, 2016, 51 (10) :126-139
[3]   反腐败、企业绩效及其渠道效应——基于中共十八大的反腐建设的研究 [J].
钟覃琳 ;
陆正飞 ;
袁淳 .
金融研究, 2016, (09) :161-176
[4]   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 [J].
王茂斌 ;
孔东民 .
金融研究, 2016, (08) :159-174
[5]   吃喝费用的“得”与“失”—基于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的研究 [J].
申宇 ;
赵静梅 .
金融研究, 2016, (03) :140-156
[6]   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与腐败治理 [J].
周美华 ;
林斌 ;
林东杰 .
会计研究, 2016, (03) :56-63+96
[7]   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政策干预效果研究——基于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所构建的拟自然实验 [J].
梅洁 ;
葛扬 .
经济学家, 2016, (02) :75-83
[8]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控股比例以及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J].
林莞娟 ;
王辉 ;
韩涛 .
金融研究, 2016, (01) :192-206
[9]   外部监督与企业费用归类操纵 [J].
叶康涛 ;
臧文佼 .
管理世界, 2016, (01) :121-128+138
[10]   家族所有权与非控股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的交互效应研究——互补效应还是替代效应 [J].
陈建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2) :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