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纠纷中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的评估准则

被引:20
作者
朱晓峰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抚养纠纷; 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 利益权衡; 抚养权; 评估准则;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20.06.014
中图分类号
D923.9 [婚姻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需要在具体环境中评估和阐释。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通过利益权衡方法评估最大利益并以此确定抚养权的归属,但这一做法普遍面临自由裁量权过大并威胁法的安定性的质疑。对此,可以考虑从抚养纠纷中存在的主、客观要素出发,发现确定抚养权归属中存在共识的基础规则,并以其为基础,在有规整漏洞时推导抚养权归属法律效果评价可以适用的具体规则,从而将利益权衡方法作用于法律效果评价的过程去神秘化,使法律效果评价可予反驳且能经受得住反驳,减少司法恣意,维护法的安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论家事诉讼中未成年人的程序保障 [J].
任凡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 37 (02) :131-138
[2]   合同解释辨 [J].
崔建远 .
财经法学, 2018, (04) :60-77
[3]   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立法体例辩思 [J].
夏吟兰 .
法学家, 2018, (04) :1-15+191
[4]   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 [J].
解亘 ;
班天可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41-57
[5]   司法裁判中法官利益衡量的展开——普通法系下的实践及其启示 [J].
王虹霞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3) :33-49
[7]   论国家对父母监护人资格的干预—以剥夺监护权第一案为例 [J].
姚毅奇 ;
冯源 .
海峡法学, 2015, 17 (03) :67-75
[9]   私法的基础: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J].
熊丙万 .
中国法学, 2014, (03) :138-155
[10]   德国家事诉讼中子女利益保护人制度及其启示 [J].
陶建国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1)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