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被引:48
|
作者
邓辉 [1 ]
陈义勇 [1 ]
贾敬禹 [1 ]
莫多闻 [1 ]
周昆叔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中游平原; 文化遗址; 地形地貌; 海拔高程; 坡度; 人地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7534个古文化遗址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海拔高程、坡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别:1)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岗地和高冲积平原等海拔高程适中的地区,海拔高程较低的平原中心区与海拔较高的山地则分布很少;2)西周以后,文化遗址分布高程呈现下降趋势,从山前台地—岗地、高冲积平原向平缓的低冲积平原转移;秦汉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更低、坡度平缓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3)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空间分布模式,反映了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