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

被引:41
作者
石先梅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劳动; 科学抽象法; 产消劳动;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1.03.002
中图分类号
F014.2 [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1201 ;
摘要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使得数据这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劳动概念应运而生。休闲、消费、娱乐、学习等产生数据的过程有时被看成是数字劳动过程,本文对这种看法持否定态度。运用科学抽象法从基本劳动概念出发,考察数字劳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发现,不能将"产消劳动"等数据的产生过程与产品的生产本身等同起来。尽管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过程在劳动力、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这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数据成为许多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来源,但是创造价值的始终还是以生产为直接或主要目的的劳动过程。这一结论必须通过对数字劳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剖析才能得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数字劳动过程的四种表现形式及价值形成 [J].
韩文龙 ;
刘璐 .
社会科学文摘, 2020, (03) :55-57
[2]   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消费的辩证思考 [J].
张峰 ;
刘璐璐 .
经济纵横, 2020, (02) :45-54
[3]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及其批判 [J].
邹琨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 (01) :46-54
[4]   数字经济变革及其矛盾运动 [J].
杨慧玲 ;
张力 .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01) :22-34+112
[5]   评西方学者对数字劳动的研究 [J].
郑吉伟 ;
张真真 .
经济学家, 2019, (12) :100-108
[6]   论网络时代数字平台对“数字劳工”的剥削逻辑 [J].
陈宇恒 .
新闻研究导刊, 2019, 10 (21) :70-71
[7]   数字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J].
乔晓楠 ;
郗艳萍 .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5) :5-15+113
[9]   数字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批判 [J].
姜宇 .
国外理论动态, 2019, (03) :18-26
[10]   “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 [J].
谢芳芳 ;
燕连福 .
教学与研究, 2017, (12) :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