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及其批判

被引:40
作者
邹琨 [1 ,2 ]
机构
[1] 国防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2]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劳动; 数字劳动; 数字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数字劳动者是数字信息技术相关联的"总体工人",不仅包括数字资本所雇佣的相关软硬件的生产者,也包括数字平台的消费者。数字平台的消费劳动之所以是生产性劳动,源自"产消一体化"逻辑前提,即数字生活消费的"一般数据"同时也是数字化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性消费对象;源自其"生产资本"的本质特征,即数字劳动不仅为数字资本带来了价值增殖,而且还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剥削关系再生产。在资本"生产逻辑"中,数字生产性劳动的主体性意义从"自我确证"走向了"大他者规制"。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蕴含了超越资本"生产逻辑"的技术可能,但前提在于数据从平台私有走向数据共享,数据的流通超越商品的"交换法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3]   数字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批判 [J].
姜宇 .
国外理论动态, 2019, (03) :18-26
[4]   数字资本主义对市场和劳动的控制 [J].
菲利普斯塔布 ;
奥利弗纳赫特韦 ;
鲁云林 .
国外理论动态, 2019, (03) :27-37
[7]   自我与他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一兵教授访谈 [J].
张一兵 ;
张琳 .
社会科学家, 2016, (08) :3-9+161
[8]   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J].
赵茂林 .
理论探讨, 2004, (02) :98-99
[9]  
平台资本主义[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尼克·斯尔尼塞克, 2018
[10]  
剩余价值理论[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德) 马克思,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