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基于产业—空间—创新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探讨

被引:7
作者
张可云 [1 ,2 ]
朱春筱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格局; 三维分析框架; 系统观念;
D O I
10.15939/j.jujsse.2021.05.jj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老",在同时面对人才流失、城市收缩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时,如何实现从"老"向"现代化"、从"传统型增长"向"系统性发展"的转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产业—空间—创新环境三维分析框架下,测度东北地区多组结构性数据发现:辽宁省表现为外向型的双循环格局,且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但其空间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吉林省的现有经济体系表现较一般;黑龙江省表现较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应从东北地区产业关联体系再造、空间布局体系重塑和动力支撑体系优化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东北地区方向型、结构型和动能型转变与调整的突破口,为东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整体思路和优化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8+235 +2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找差距 补短板 构建完善统一的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J].
李建辉 .
中国粮食经济, 2020, (07) :51-52
[2]   东北地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J].
韩美琳 ;
徐索菲 ;
徐充 .
经济纵横, 2020, (04) :104-109
[3]   区域派生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 [J].
张可云 ;
李晨 .
经济学动态, 2019, (12) :122-137
[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J].
高培勇 ;
杜创 ;
刘霞辉 ;
袁富华 ;
汤铎铎 .
经济研究, 2019, 54 (04) :4-17
[5]   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 [J].
付八军 ;
宣勇 .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40 (03) :40-45
[6]   大学国际化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吗? [J].
王业强 ;
朱春筱 ;
邢飞 .
财经研究, 2018, 44 (06) :4-17
[7]   中国区域的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区域互动与增值收益 [J].
潘文卿 ;
李跟强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171-186
[8]   新时代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 [J].
洪银兴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02) :1-6
[9]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 [J].
张可云 .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29
[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剧价格波动吗 [J].
吕炜 ;
高帅雄 ;
周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8) :5-24